福建省图讲座:黄黎星教授解读历法节气文化蕴含
2月15日,第838期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系列讲座在福州福建省图书馆成功举行。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、武汉大学国学院讲座教授黄黎星担任主讲嘉宾,带来了一场以“历法节气的文化蕴含”为主题的精彩讲座,带领听众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为听众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。
讲座现场,有头发花白、对传统文化满怀热忱的老者,也有朝气蓬勃、渴望汲取知识的年轻学生,还有不少从事文化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。讲座伊始,黄黎星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特的讲解风格,引领听众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,一同探寻历法节气的起源与发展。黄黎星教授首先点明,天文学与易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在古代典籍中,“天文”一词最早就出自《周易》。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的细致观察,逐渐构建起时空概念,像《千字文》里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”的描述,就充分体现了早期的天文学思想。而“观乎天文,化成天下”,古人凭借对天文现象的观测制定历法,指导生产生活,便是观象授时的体现。
在讲解观象授时与历法起源时,黄黎星教授为听众们介绍了古人确定时间与季节的多种智慧方式。其中北斗七星因与地轴相对位置稳定,其斗柄指向随季节变化,古人据此判断季节,“斗柄指东,天下皆春;斗柄指南,天下皆夏;斗柄指西,天下皆秋;斗柄指北,天下皆冬”。与此同时,太岁纪年也是古人计时的一种方法,在古代军事、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影响。
日月在天文历法体系中占据着关键地位,是古人制定历法的重要依据。黄黎星教授向大家介绍,古人不仅详细记录了日食和月食的发生规律,还巧妙地利用这些规律来调整朔日。此外,地球的自转与公转、月亮绕地运动,形成了回归年、恒星年、朔望月等不同的时间周期,对这些周期的精确测定是制定历法的基石。古代的圭表测量技术,通过测量日影长度确定冬至和夏至,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二十四节气,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指导。
黄黎星教授还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历法的起源与二十四节气的演变。他指出,中国传统历法作为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,核心在于阴阳合历。为了调和太阳年与朔望月之间的差异,古人采用“十九年七闰”的闰月制度,以此确保中国传统历法与太阳年同步。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太阳运行,确定了冬至、夏至、春分、秋分这四个关键节点。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,二十四节气逐渐完善,并在西汉时期的《汉书・律历志》和《淮南子・天文训》中得到系统记载。
黄黎星教授带领大家全面回顾了历法节气的发展历程,从古老的观象授时到现代精确的历法体系,每一个知识点都如同钥匙,开启了通往古代智慧世界的大门。历法节气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,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。它不仅是时间的记录方式,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象征。这场讲座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,让大家重新认识到历法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。
(来源/东南网 责任编辑/青溁)
相关新闻
十大重点促消费领域,燃爆“购在中国 全闽乐购”五一消费季
“五一”小长假倒计时!福建放大招啦~“购在中国全闽乐购”2025年福建省五一消费季全面启动 十大重点促消费领域让你从舌尖到脚尖从商圈到云端嗨购不停歇!快来福建全闽乐购吧把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一起把假期...
福建2025五一消费季在榕启动:购在中国 全闽乐购
福建自贸十周年 | 6组海报,数说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“成绩单”→
第7朵玫瑰∣Koradior珂莱蒂尔417裙装季浪漫登陆厦门万象城
高雨出席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统战研修活动、 “船政文化传承与发展”座谈会并在福建调研
4月8日至11日,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、主任高雨赴福建出席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统战研修活动、“船政文化传承与发展”座谈会并调研。 高雨出席参事馆员统战研修活动并作动员讲话。高雨指出,“晋江经...
喜迎旅发大会|2025邵武世遗1号风景道“二都养生谷”杯自行车爬坡挑战赛激情开赛
支持首发经济!福建发布措施,最高奖励100万元
近日,福建省商务厅、财政厅联合印发《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,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安排2000万元,支持打造国内外品牌首发、首秀、首展、首店的集聚高地和原创品牌孵化地。一...